【资料图】
一、题文
阅读。自己开门 那年我5岁,那晚寒风凛凛。 那次惹父亲发脾气,他一怒之下把我拎到了门外,插上了门闩(shuān)。 门外漆黑一片,寒风刮到脸上,又冷又疼。站在黑暗中,所有可怕的东西一瞬间从四面八方涌来。奶奶常讲的专吃小孩的黑狸猫,爷爷见到过的拐卖小孩的疯子,还有村里我最害怕的屠夫……也就在我最害怕的那一刻,邻居家的狗不知为什么歇斯底里地叫起来,我“哇”地哭了出来。 以往,不管因为什么原因遭到父亲的训斥,只要我一哭,奶奶就会护着我。我以为这次我的哭声依然能招来奶奶,让奶奶用她温暖的棉袄把我抱回去。但是,我嗓子都快哭哑了,依然没有听到奶奶的脚步声。只听到父亲的吼声:“就会哭,今天没人给你开门!” 父亲的话让我明白哭已经无济于事,如果奶奶已经被父亲说服,那么家里已经没有人敢给我开门了。 想到这里,我止住哭声,开始使劲推门。那时候的门是两扇对开的,使劲推能推开一个小缝,伸手就能够到门闩。我使出吃奶的力气推门,并把手伸进去,够着门闩,一点一点地挪动,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门终于被我弄开了。站在院子里,我看到奶奶、父亲、母亲,还有脸上流着泪的小姑。 长大以后才知道,那晚奶奶并不是没有听到我的哭声,小姑已经走到了门后,母亲因为此事和父亲吵了起来。但父亲阻挡了所有人对我的援助,他说:“让她自己开门进来。” 也正是那晚的独自开门,让我渐渐独立起来,也让我明白:任何人的帮助只能是一时而不是一世,想回家,必须自己开门。(1)父亲一怒之下把“我”“拎到了门外”的“拎”能换成“拖”吗?为什么?______(2)用“”画出描写“我”开门时动作的词语,说说使用这些动词的好处。______(3)父亲为什么阻止全家人帮助“我”?你认为这样做对吗?为什么?______
二、解答
(1)本题考查对句子中词语作用的理解。解答本题,可从这两个词语所修饰的对象来进行分析。“拖”有些粗暴,而“拎”说明“我”是个小孩儿,更形象也更容易理解。(2)考查了学生按要求划线找动词以及分析动词作用的能力。通读全文,可以定位到第⑥自然段“那时候的门是两扇对开的,使劲推能推开一个小缝,伸手就能够到门闩。我使出吃奶的力气推门,并把手伸进去,够着门闩,一点一点地挪动,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门终于被我弄开了”,从中找到动词:推、伸、够、挪 动。这些动词说明了“我”开门的过程,具体写出了“我”为开门所做的努力。(3)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主旨的理解、分析能力。本文主要写“我”被父亲拎出门外,而且父亲阻挡了所有人对我的援助之后“我”自己开门的经过,这让“我”明白任何人的帮助只能是一时而不是一世,想回家,必须自己开门。可见,父亲的做法是对的,他是为了锻炼”我”独自面对困难的勇气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故答案为:(1)不能。“拖”有些粗暴,而“拎”说明“我”是个小孩儿,更形象也更容易理解。(2)推 伸 够 挪 动 这些动词说明了“我”开门的过程,具体写出了“我”为开门所做的努力。(3)父亲是为了锻炼“我”。他这样做是对的。他是为了锻炼”我”独自面对困难的勇气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键词:
Copyright 2000-2021 by www.jiaoyu.thxx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邮箱 : 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