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2023北京亦庄通明湖半程马拉松将鸣枪开跑。为全力做好此次马拉松医疗保障工作,北京经开区成立了医疗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和现场急救医疗保障指挥部,搭建急救指挥体系,并制定医疗保障方案和应急预案,设置五级医疗保障机制,全力为赛事提供全面的医疗保障。
本次马拉松医疗保障覆盖全场,根据医疗保障方案,设置五级急救指挥体系,即一级总指挥,二级首席医疗官与副总指挥,三级应急处置组、综合协调组、通信保障组,四级现场急救指挥员、救护车调度员、医疗站协调员以及定点医院协调员、卫生防疫协调员、公安交通协调员和通信保障员,五级现场急救人员、救护车医护人员、医疗站医护人员。
【资料图】
其中,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北京同仁医院(亦庄院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经开区院区)、北京爱育华妇儿医院、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附属康复医院、荣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合经开区赛事医疗保障指挥部,在赛事全程设置8处固定医疗站、23名移动救援与70名现场急救人员,并在同仁医院(亦庄院区)设置赛事医疗救助绿色通道,建立赛事运动员专门接诊室,设置明显的马拉松运动员急诊标识,预留10张以上病床及5张急诊ICU备用床位,同时配备35台AED设备、36名急救跑者、220名医疗志愿者,全程近500名医疗保障人员参与赛事医疗急救保障。另外,北京市急救中心提供的16辆急救车辆也将全程参与赛事保障。
“参与本次赛事医疗保障的现场急救人员都是持有有效期内急救培训证书,或医师执业证书、护士执业证书的专业救援人员,急救跑者也要求拥有三年以上的半程马拉松参赛经验和训练基础,同时熟练掌握急救知识。”据北京经开区社会事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保障选手安全奔跑,全力筑牢赛事医疗保障防线,根据当天天气,五台4吨容量的雾炮车也将现身赛场,助力做好选手防暑降温工作。
据介绍,除专业人员和设备护航外,赛事现场,医疗保障指挥部还将通过医疗保障反应及指挥、应急救援响应机制等应急预案,进一步提高医疗救护队伍现场救护能力,确保参赛选手生命安全,做到定人、定岗、定责任,高质量完成此次赛事医疗保障任务,全力、及时高效保障赛事安全顺利进行。
马拉松是一项
持续时间长、强度大
的运动
需要有良好的心肺功能做支持
温馨提醒
↓↓↓
跑步前:有体检、有训练
(1)有体检:如果要参加马拉松等大强度运动,建议做一次心肺功能评估后参赛更好,如胸部影像学、心电图、肺功能等检查。
(2)有训练:建议至少要进行2次以上参赛项目训练,有异常反应的不建议参加比赛。
跑步中:实时监控指标
(1)心率:一看基础心率,二看心率变化。一般正常静息心率在60~100次/分钟,静息心率越低,意味着心脏状况越好;基础心率>95次的,不适合剧烈运动。
此外,(220-年龄)是最大心率,一般运动中不要超过最大心率的80%,是比较安全的。
(2)血氧饱和度:暂时性的运动会使血氧含量降低,但也是在正常范围内的,而且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并提高氧气水平。
如果参赛中发现指标异常,或出现胸闷、气喘、心慌、心悸等症状,应立即停止比赛,第一时间报告赛道志愿者和医务人员。
来源:北京亦庄、经开区管委会
编辑:赵静
责编:刘非非
关键词:
Copyright 2000-2021 by www.jiaoyu.thxx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邮箱 : 562 66 29@qq.com